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青岛广电·爱青岛3月13日讯眼下,市郊各地一派春耕春管的繁忙景象。随着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中,植保无人机、数字摄像头、温度传感器等设备成为田间地头的“主角”,耕地、播种、施肥等生产作业的精准度也越来越高。
高科技不仅让种植过程更加高效,也使田间管理越来越精准。在莱西市夏格庄镇的农田里,农技人员正利用遥感无人机监测小麦的出苗率和长势。借助多光谱扫描和3D建模技术,这款新设备可以将地块的整体状况采集并清晰地呈现出来,为后续的精准施肥提供数据支撑。
为实现农业生产过程中各类资源融合、信息共享,2019年,青岛打造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,并不断完善各类农业数据。目前,通过这个平台,可以查看土壤墒情以及病虫害物联网实时数据,农技人员结合天气情况,可以指导各区市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方案,真正实现了“一图知家底,一网管全市”。
把“数智兴农”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任务,青岛大力发展智慧温室、智慧装备、智慧牧场,培育出1个国家级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、1个省级智慧农业试验区和4个市级数字农业示范园;共有1200多台农机加装了北斗自动导航设备,作业偏差小于2.5cm,效率提高20%以上;全市植保无人机达到1600架,单台每天飞防作业面积最高达600亩,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。
【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,不得转载;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】

助企纾困解难 5.6万户服务业市场主体新获545亿元
聚焦精准高效 助推大规模留抵退税在四川落实落细落稳
经济新动能不断释放 整体业绩稳中向好
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成立 募集规模双双满足预期
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达12.58万亿元